近期

本市气温逐渐上升


(资料图)

各类食源性疾病进入了高发时期

五一假期来临

市民外出旅行、就餐聚餐活动等将进入高峰期

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

防范食品安全风险、保障身体健康

对市民外出就餐等做出食品安全温馨提示

外出就餐要安全

1.看许可证照。现场查看餐饮单位是否有持有有效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。不要到无合法资质的餐饮单位消费。

2.选“脸谱”等级。现场查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,优先选择“笑脸(良好)”“平脸(一般)”等级的餐饮单位,实施“明厨亮灶”的餐饮单位更好,不选择没有公示结果的商家。

3.做好自我防护。餐前要洗手,注意提供的餐食是否新鲜,是否烧熟煮透,少食生食类、冷食类食品。不食用野生河豚鱼和未经有关部门备案养殖加工的河豚鱼、野蘑菇、鲜黄花菜、织纹螺、福寿螺等具有毒性或寄生虫风险的食品。不饮用来历不明的散装“白酒”和成分不明的“药酒”。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和野生动物坚决做到“不碰、不买、不吃”。

外卖订餐要慎选

1.选平台。选择正规专业的外卖平台或者知名品牌餐饮企业的app订单,不选择“朋友圈”“微博”“微店”等未经有关部门许可备案的订餐渠道订餐。

2.选商家。在订餐平台查看餐饮单位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,确认经营资质。尽量选择距离近、实施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的餐饮单位。多浏览评论信息,多了解食品安全情况,自觉抵制“黑外卖”。

3.看等级。优先选择“笑脸(良好)”“平脸(一般)”等级餐饮单位,不选择没有公示结果的商家。

4.选餐食。优先选择风险较低的热食类食品;选择风险性较高的食品(冷菜、裱花蛋糕、生食水产品等)收货时查验是否有采取冷藏措施,如有不符合要求拒绝收货。

5.选数量。适量点餐,对“满减优惠”“超低折扣”等促销行为要保持平常心,避免餐食浪费。

文明消费要提倡

1.倡新风。倡导饮食新风和餐桌文明,自觉抵制餐饮浪费。

2.讲卫生。使用公筷公勺,倡导分餐制。

3.适量点。倡导按需点餐,剩余食品打包带走,践行“光盘”行动。

节日期间,上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食品安全巡查。消费者在就餐后中如出现呕吐、腹泻等不适症状时,应及时至医疗机构就诊并保存就诊记录等证据。消费者如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情况或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,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。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履职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
供稿:市局食品经营处

上观号作者:上海市场监管

关键词: